台湾青年创业时可以与本地青年合作
2023-04-24 10:10 作者:最新更新浏览次数:
「3歲時,父親就帶我去高爾夫球場打球,我現在球齡已有30年。」臺灣青年劉宗鑫23日在參與「青創福榕」福州市兩岸創業青年溝通活動時和我們共享道。

活動現場,兩岸創業青年傑出代表別離共享了他們的「創業經」。

劉宗鑫說,高爾夫運動是一門雅俗共賞的運動,除了線下接收學員外,他還推出福建首個線上高爾夫教育課程。他在社交賬號上發了許多高爾夫球的教育視頻,目前已有超越3萬粉絲,月播放量達百萬的級別。
劉宗鑫共享道,他還展開了短視頻帶貨事務,賣高爾夫球相關的運動產品,一個月的營業額可達15萬元人民幣。
他還現場共享拍短視頻的經驗,並邀請參會人員互動。「我每次視頻結束,會問我們『學廢(會)』了嗎?我們都熱烈回應『學廢(會)』了。」
「兩岸青年如果有一個一起方向的創業目標,揚長避短,能產生1+1>2的效果。」福建省工科青年專業人才、結業於福州大學的黃宇洲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現場,他介紹了《福小管——綠水青山護衛先鋒》的創業項目。
「臺灣青年有從內而外的熱心和好奇心,很招引我和他們成為朋友。」黃宇洲認為,兩岸青年各有所長,對臺的優惠政策,能更好地激起臺青在大陸創新創業中的熱心;大陸青年紮根本鄉,有資源上的優勢。他等待能和臺灣青年成為創業同伴。
隨後,海峽兩岸的65位青年在綠茵場上扔飛盤,揮灑汗水,輕松溝通。
「友誼榜首,比賽第二。經過飛盤運動這種輕松愉快的方式,拉近了兩岸青年物理與心靈的間隔。」臺灣青年梁博翔在福州與幾名小同伴一起成立了公司,做活動策劃和履行的相關工作,及短視頻方面的事務。
這次活動拓展了梁博翔的「朋友圈」。他表明,從兩岸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和創業項目中學到了不少。
福州陽光學院教師、福州市臺灣青年創業工作服務中心臺灣導師黃柏欽說,臺灣青年創業時在軟性服務、細節方面有優勢,而大陸青年創業時更重視硬件方面,雙方互補能產生更好的效果。他主張,臺灣青年創業時可以與本地青年協作,避免「不服水土」,創業項目能更好地「落地生根」。
據悉,活動還為一批兩岸青年創業工作實訓基地授牌。共青團福州市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告知記者,接下來經過展開走訪等活動,從工作、創業、日子、娛樂多維度打造「青創福榕」品牌,為兩岸創業青年供給溝通、聯誼、教育、服務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