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创业行动帮我们培育了创业基地
2023-04-10 04:01 作者:最新更新浏览次数:
工友創業舉動幫咱們培養了創業基地,還讓咱們莊稼漢成為農業技術專家,帶動老鄉們創業致富,為村莊復興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是近來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創業帶頭人王誌遠的由衷之言。

兩年前,王誌遠從外地返鄉創業,建立臨沂微一果蔬家庭栽培農場。在當地黨委政府和工會支持下,他先後到浙江建德、江蘇鎮江等全國聞名的草莓栽培基地學習,並與山東省農科院果樹研討所協作建立專家作業室,處理了草莓種苗「卡脖子」難題。目前,他的園區已扶持周邊村草莓、葡萄栽培戶56戶,新建大棚120余畝,帶動周邊100余名農民作業,累計創收400余萬元。

王誌遠的創業故事,是近年山東以工友創業舉動助力村莊復興的事例之一。到2022年末,山東累計培養選樹省、市級工友創業園1500余家,扶持12.9萬人創業,吸納60.7萬人作業,眾多農業工業工人在工友創業園裏掌握一技之長,踏上共同富裕之路。
莊戶人變身工業工人「現在,咱們這些莊戶人也成了上班族了。」前不久,在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西鋪頭休閑生態園上班的西鋪頭村鄉民孫亮光高興地說。目前,孫亮光夫婦在園區作業的工資收入是每天200多元,再加上土地年租金,一年凈收入有7萬多元。西鋪頭休閑生態園是威海市級工友創業園,流轉了周邊6個村的土地,打造出5500畝的綜合性園區,完成一、二、三工業協同展開,帶動1200余農戶完成了由農民向工業工人的身份改變。
威海市泊於家村的王可春,牽頭建立了新春果品農民專業協作社,流轉荒灘地150余畝,建成集采摘、旅行、參觀於一體的大型精品果蔬采摘園區,帶動村剩余勞動力150余人完成作業,村團體每年增收90多萬元,被評為全省「農民工之星」。「以前村裏人都進城打工,自從有了協作社,越來越多的同鄉回來了,在家門口照樣有奔頭。」王可春說。
目前,威海市精心培養了像王可春相同的「農民工之星」45名,選樹了160家市級工友創業園,扶持鼓勵了40個創業示範基地,培養了80名創業帶頭人,並對他們給予授牌獎勵和資金補貼。去年,依托工友創業園、農民工訓練基地等先後舉辦了100余場次免費技術訓練,協助2萬余名富余勞動力完成崗位對接和再作業。
近年來,山東施行「勞動模範+創業典型+院校專家」形式,建立了省、市、縣三級900余人的工友創業導師隊伍,培養打造了1500余家省、市兩級工友創業園,30家省級創業孵化器型工友創業園和16家省級農民工訓練基地,直接吸納9.6萬人作業,扶持2.5萬人創業,帶動24.9萬名農民和農民工致富。
先富帶動後富,攜手共同富裕先富帶動後富、攜手共同富裕,成為山東工友創業舉動助力村莊復興的繽紛亮色。
近來,在省級工友創業園、淄博市高青縣荒土地瓜果蔬菜栽培專業協作社,創業領頭人孫朝霞正和30多位鄉民一起商談田間作業。提起工友創業園給當地帶來的變化時,她欣喜地說,現在村裏留守婦女都願意來協作社打工,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大夥聚眾閑談的明顯少了,研討技術的越來越多了。「我是工友創業園的成員,在這裏幹活,一個月能領3000多元工資,離家近,還能照料家中老小。對這份作業,我很知足!」協作社成員柳春蘭接過話茬說。
在濰坊市坊子區坊安大街窪裏村,有一對家喻戶曉的「勞模夫妻」——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劉向東和全國勞動模範趙霞。這對「勞模夫妻」依托上級工會幫建的勞模創新作業室,研製有機蔬菜立體栽培形式,讓蔬菜「住」上「10層樓」;使用「物聯網+機器人」實行遠程管理和自動控製,一年采收16茬,創造出畝均年產值300萬元的業績。夫妻倆帶領鄉民在家門口完成作業,村團體年增收50多萬元,全村247戶戶均年增收3萬元以上。
梁其安是濰坊昌樂縣最早的農產品電商創業者之一,其創立的工友創業園擁有博士級專家3名、電子商務運營專家5名,已成為天貓、京東等電商渠道的西紅柿銷量冠軍,年營業額到達1500多萬元,帶動100多農戶增收致富。他還投入50萬元建起電商直播基地,將50位鄉民培養成「網紅」,帶動60余戶鄉民完成自主創業。作為昌樂縣天然邦果蔬專業協作社聯合社理事長的他,去年主動為「火山紅韻」誌願者免費贈送3193份價值20多萬元的「黃金籽」西紅柿。「我是勞動模範,也是共產黨員,獻一份愛心是應該的。」梁其安說。
據介紹,濰坊市各級工會先後支持356名農業工業技術勞模和67名農民企業家勞模,打造助力村莊復興示範基地89家,協助2310名返鄉勞動力處理作業。近年來,為廣大農民工供給誠心、暖心、交心服務,山東各級工會每年列支技術訓練專項獎補資金,累計實名訓練7.3萬余人次。
精準送服務,賦能加速度「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小黃車有11款商品……」在山東德州德信羊絨科技有限公司網絡直播間內,主播陳靜靜正在介紹一款羊絨紗線製品。說起去年找到的這份作業,陳靜靜說這要感謝東營、德州、菏澤3市聯手打造的「大河安瀾聚人才 引職育人開新局」黃河流域「齊魯工惠」線上作業渠道。
2022年,山東展開的「作業創業·興業齊魯」線上招聘會,累計吸引20700余家企業參會,供給崗位20余萬個,求職者達40余萬人次;參與展開「民營企業招聘月」活動,全省工會發動5100余家企業發布用工崗位需求28000余個,招聘人員24萬余人。
「關於處於成長關鍵期的農場來說,這筆借款真是雪中送炭。」近來,諸城常山永輝生態農業家庭農場負責人王永輝在工會協助下成功借款300萬元。
據山東省總工會權益保障部負責人介紹,「齊魯工創貸」是省總工會和省農擔公司聯合推出的借款產品,重點服務於全省「工友創業優秀個人」「農民工之星」和主幹新式農業經營主體。推出3年來,累計為100余家工友創業園和「農民工之星」創辦企業執行借款2億元,協助他們在致富路上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