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生齐夏钊和一群留汉大学生开启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2023-09-08 01:59 作者:最新更新浏览次数:
在一套租來的兩居室裏擺放幾臺電腦,專科生齊夏釗和一群留漢大學生,敞開了他們的創業之路。11年後,在千余平方米的寬闊工作空間裏,這群青年興辦的武漢微晶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微晶石),已先後參加建造了國際首個零碳才智動力中心、湖北省首個5G才智城管「數字孿生」渠道項目。近日,記者走近這個團隊,探尋他們走過的這條不平坦創業路。

一次競標失利之後「我覺得有必要再『回爐進修』」

微晶石董事長齊夏釗的創業沖動萌生於2012年。
這個從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專科畢業的西寧青年,其時是武漢一家地理信息測繪企業的項目主管。
因周遭一批搭檔先後離職,既懂技能又有辦理經驗的齊夏釗有了主意:把咱們召集起來,在江岸區註冊成立微晶石,從事地理信息測繪外包服務。
齊夏釗回想,他們在一個居民小區租下一套兩居室,擺上幾臺電腦,公司算是開張了。
團隊成員經幾個月奔波終於「開了單」:高德地圖的一個幾萬元訂單。訂單雖不大,但團隊成員卻熱情四射:遠赴廣東湛江收集數據,一周內腳印遍及9個縣市區。
高德從這次協作中看到了這群青年的盡力和專業,之後建立起長時間聯絡:大小不一的訂單開端多起來。
2016年,微晶石參加競爭外地一個200萬元的大項目。
「競標階段,咱們預備了大量項目材料,最後卻由於資質不夠錯失良機。其時咱們確實短少專利、高新技能企業確定等硬件。」齊夏釗說,這件事讓他「三天睡不著覺」,他意識到企業要強大,有必要進行自我才能提高,「我覺得有必要再『回爐進修』」。
齊夏釗隨後報名參加了華中科技大學測繪工程專業本科課程。此後三年裏,不管多忙,每周末他都從三陽路轉乘兩趟地鐵前往學習,風雨無阻。
齊夏釗說,除了接受學歷教育,他還報名參加項目辦理培訓班,「作為辦理者,我得帶頭提高才能」。
迎候新風口到來鼓舞職工持續學歷教育提高才能2019年,微晶石團隊在承接的一個項目中接觸到數字孿生技能,他們都被虛擬仿真國際所吸引。
團隊成員上網檢索發現,其時國內只有北京的少數企業在專門從事這一範疇,而微晶石所觸及的一些事務與之相關。
他決定捉住數字經濟機會,站上新的技能風口。2020年,微晶石開端從傳統的地理信息測繪事務向數字孿生範疇轉型升級。
「數字孿生是眾多數字技能的集大成者,曩昔咱們在地理信息測繪範疇積累的技能僅僅根底。」齊夏釗說,為了鼓勵團隊提高專業才能,微晶石鼓舞職工重回校園持續學習,並出臺規定:職工考取國際項目辦理等含金量高的職業資格證書,公司獎賞2000元。「現在公司已有十余人取得過這個獎賞。」齊夏釗說。
微晶石技能總監陳芝龍就多次取得公司獎賞。2012年,他專科畢業進入公司時,仍是一名繪圖員。業余時間,他經過長時間自學掌握了20余種軟件及常用軟件開發語言,成為公司內部專家庫成員。受齊夏釗影響,他也報名參加了成人教育,並取得湖北工業大學計算機科技與應用專業本科文憑。
上一年,微晶石參加建造國際首個實用化零碳才智動力中心的數字孿生場景,陳芝龍帶領團隊在陜西榆林參加建造了國際首個零碳才智動力中心:搭建了一塊分辨率為4K的高清三維屏幕,24小時實時監測動力中心的供冷、供熱和供電情況。
「軟件行業裏的人才很多,咱們每年都招聘一批本科生,但是拔尖人才仍是要靠實戰來鍛煉培育。」微晶石副總司理潘強說,公司內部專家庫的6名技能人才中,有4人都是專科學歷。為了提高團隊整體的事務水平,兩年前公司專門開辦微思學院,每周舉辦一次內部培訓會,由專家庫成員共享行業前沿動態和項目成功經驗。
尋找「外援」打破技能瓶頸與高校聯手成立人工智能實驗室「即使不斷『內部造血』,咱們也有綽綽有余的時分。」齊夏釗說,微晶石在提高團隊才能的一起,測驗與高校協作打破一些技能瓶頸。
微晶石外聯高校的第一次測驗,是跟武漢紡織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的一次協作。
2021年,微晶石承接了一個園區才智辦理渠道的建造項目,其時客戶提出想動態監控園區內的人車進出、安防設備工作情況,需求用到其時十分先進的算法辨認技能。
公司內部討論後發現:這項技能僅靠自己無法在短期內完成,但是項目不能就此中斷。情急之下,齊夏釗經過朋友四處打聽,得知武漢紡織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有相關科研成果預備轉化,便主動登門拜訪課題負責人。不到半年,這項觸及算法辨認技能的科研成果成功應用於該園區才智辦理渠道建造。
此後,微晶石與武漢紡大成立的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為公司開展打破了一個個技能瓶頸。
三年多來,微晶石還面向社會招募了大批軟件專業人才,現在公司技能人員占比七成,每年研製費用占比近15%。
「微晶石團隊對於行業界的新技能十分敏感,而且行動迅速。」微晶石產品司理蘇波此前供職於國內一家上市企業,參加開發國內重大賽事安保體系,上一年選擇換崗來到微晶石,「其實,我很早就開端重視微晶石,其產品和技能在整個華中地區都是比較領先的」。蘇波選擇微晶石,是想在數字孿生範疇「大展拳腳」。
「近年來,江岸區對數字經濟支撐力度很大,經常約請專家教授為企業共享行業最前沿的信息。咱們與江岸區科經局在同一棟大樓工作,只要遇到問題,咱們下個樓『串個門』就能解決。」齊夏釗說,本年,公司方案投入數十萬元用於獎賞研製人員,並測驗股權變革鼓勵職工持續立異。